本文目录:
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最佳答案: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应该做到:专业能力过关、为人诚信正直、有责任担当、沟通能力强、有人文关怀。
1、专业能力过关。作为律师,首要的职责是为人民提供法律服务。律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法律法规,为当事人提供准确、全面的法律意见。只有具备高超的专业能力,才能在法律纷争中为人民争取到应有的利益,从而获得人民的认可和满意。
2、为人诚信正直。作为律师,诚信正直是立身之本。律师应当始终坚守职业道德,恪守法律底线,绝不能为了金钱或其他私利而背离法律原则和职业操守。只有保持诚信正直的品质,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3、有责任担当。律师作为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律师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权益,积极承担起为人民提供法律帮助的责任。无论案件大小,律师都应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全力以赴为当事人争取利益,承担起维护正义的责任。只有有责任担当的律师,才能获得人民的认可和满意。
4、沟通能力强。作为律师,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律师需要与当事人、对方当事人、法院、调解员等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案情、表达观点、协商解决方案。律师还需要与同事合作,共同推进案件进展。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提供法律服务,获得人民的满意。
5、有人文关怀。律师不仅仅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社会的一员。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律师应当关注人民的利益和福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律师应当关心当事人的感受和困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理解。只有有人文关怀的律师,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满意和赞许。
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律师?
作者:广东卓正律师事务所 王振律师无论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当事人遇到的往往都是棘手的纠纷,在选择律师的时候都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彻底改变或决定事情(纠纷)走向或是结局的律师,可以说委托人都对律师寄予了深厚的愿望与期待。多年的执业经历,使我深有感触。委托人均希望找到一位好律师,不是说某一方面素质好的律师,而是全方面均能够达到好的程度的律师。所以,这对我们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在督促我们全面发展,做一名好律师。要做一名好律师。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硬的业务素质
这是一名好律师必备的素质,也是从事任何工作,成就任何事业的必备条件。作为律师来讲,在面对每一个案件的时候,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熟练掌控案件的细节和证据,这需要平时不断的修炼和提升;同时,坚持学习和研究是增强业务素质的必经之路,现在的法律形势政策瞬息万变,法律服务市场也在不断的深化,如不学习和研究,跟不上客户的需求,满足不了客户的期待。很难想象,一个不学习和研究的律师不被社会所淘汰。律师对业务素质的追求,应抱有完美主义的态度,追求不止,止于至善。
二、良好的服务意识
委托人通过与律师签订法律服务合同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是基于信任才把相关事务委托给律师处理。律师应该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我们暂且不说一定达到委托人的完全满意,起码我们应该具备以下两种服务意识:1、诚信意识,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律师处理案件的过程中,要戒欺,本着事实和法律,真实全面的向委托人提供咨询、意见;要过而能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律师也不例外。律师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如出现一些失误或过失,要向委托人勇于承认,并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消除不良的影响;要信守承诺,答应委托人的事情要及时完成,并向委托人汇报工作进展,如时间、事务等安排不开,应及时回复委托人征求委托人的意见,并尽快完成。2、服务意识,把客户就是上帝这句话,不仅仅放在口头上,而是确实落实到行动和工作中,认认真真做好客户交办的案件。良好、高效的服务能够提供办案效率,也能为客户创造价值。
三、良好的人品
爱默生说, 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需借助任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应先从做人开始。良好的人品是人生和事业进步的推进器,律师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应诚实,善行,说良心话,做好良心活。对于委托人合理合法的需求,应尽力达成。学会换位思考,经常从对方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客户也会为律师带来好的口碑,不断的促进工作和事业的进步。
四、要有责任心
律师工作是个精细活,更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每一个案件均需要仔细、耐心、审慎的对待,任何案件细节和证据均马虎不得。作为一名律师,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即是对委托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要把每一个案件均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对待处理,一个律师从执业到精业,从无闻到闻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责任心相伴,不失善心,是获得客户信任的前提,是律师成功的一个法宝。
最后,借用刘桂明老师的一句话总结本文:“所谓好律师,就是满怀公平正义,满腹法律智慧、满腔社会良心的律师,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见钱眼开,不见利忘义的律师,就是勇担社会公益重任,勇挑法律卫士使命的律师,就是想当事人之所想,言当事人之所言,急当事人之所急,忧当事人之所忧的律师。”
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律师?
选择律师的三大原则及其考察策略什么样的律师能解决自己遇到的法律问题?如何选择和考察适合自己案件的律师?除了律师的人品、责任心、做事规范等基本素质外,可以着重通过以下三项原则来进行综合考察:
一、执业领域对口
从法律上讲,律师承办案件的类型和范围不受限制,但是,鉴于现行法律多如牛毛,且不定期修改,不同类型的案件差异也很大,对律师执业技能的要求也不同,任何一个律师都不可能样样精通、“包医百病'。术业有专攻,优秀的律师对自己的执业领域都有所选择,有的选择刑事领域,有的选择婚姻领域,等等。
选择律师,应该选择执业领域与案件领域对口的律师。就像选择医生,内科疾病就选择内科医生,外科疾病就选择外科医生。执业领域对口的律师,对案件适用的法律了解得更全面和详细,对案件适用的法律运用得更精准和到位,对案件所在领域的司法实践了解得更全面和透切,最为重要的是,案件办理的所需要的执业技能更专业和娴熟。
考察策略:了解律师的执业领域及专注程度,可以查阅其近三年办理的案件。一个律师的执业领域越少,说明该律师的专业化程度越高,近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始出现极少数执业领域只有一个的律师,在北京甚至出现了极个别执业领域只有一个的律师事务所。
二、执业经验丰富
找律师是办理案件,非坐而论道,律师实际操作能力尤为关键。法律就是个经验的产物。受过最少4年系统法学教育的法学院学生,让他办一个最简单的离婚案,他都办不好,原因并非他不具备法律知识,而是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沉淀的过程,通过不断办理案件练就,是执业经验的体现。执业经验靠积累和反思而形成和丰富,丰富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成熟的操作流程、工作标准和标准文书。
选择律师,应该选择经验丰富的律师。熟能生巧,说的就是经验的价值,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不仅执业技能更全面、到位,而且具备更高的判断能力、预见能力和应对能力,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情况均能及时、有效应对。
考察策略:了解律师的执业经验,可以从两方面了解:主要看律师的成功案例。律师在某领域有较多成功案例,说明该律师在该领域的操作模式行之有效,执业技能值得信赖,足可以证明其经验丰富。通过了解成功案例,还可以了解到律师工作态度等方面的信息,是全面了解律师的最有效途径。其次是律师在某领域的执业年限。执业年限不等于执业经验,只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律师执业经验的情况,不过执业年限如果少于5年的,很难说得上经验丰富。
三、专业研究深入
同一执业领域的律师,办理效果常常也会有差异,因为办案方式有差异,办案方式差异根源在于律师专业研究程度的差异,此处的专业研究非指学术研究,而是根据刑事理论前沿和司法实践,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办案经验,对实务问题尤其执业技能进行系统总结和提炼。
选择律师,应该选择对专业有深入研究的律师。专业研究深入的律师,对执业领域的法律规定、法学理论、司法实践乃至立法趋势等都会有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相应的执业技能也更为成熟,办起案来得心应手,尤其对于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综合处理能力更强。
考察策略:了解律师的专业研究深度,直接的做法是查阅该律师在其执业领域的专业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这些专业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业务研究文章、案例点评文章乃至著作。通过这些专业著述,可以了解到律师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深度,及处理复杂案件的经验与能力。
案件结果关系到当事人的财产与权益,甚至关系到当事人的自由乃至生命,一旦有任何闪失,将会是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不管是通过网上找到的律师,还是通过熟人介绍找到的律师,都可以通过上述三项原则进行考察,从而选择出适合案件,能够解决难题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