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脑梗死症状
最佳答案:
脑梗死的症状多样,具体:
- 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 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表现为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 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 其他症状:突发性晕厥、视力障碍(如视野缩小、眼前物体变形等)、认知和记忆问题(如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或思维迟缓)、语言障碍(如失语、话语不连贯)等。
脑梗死的药物治疗:
- 溶栓药物:在脑梗死急性期发作4.5小时内,若无禁忌证,可考虑溶栓治疗,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尽快恢复血流,改善组织代谢。
- 抗血小板药物:若患者存在溶栓禁忌或错过溶栓时机,应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常用药物,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用氯吡格雷等。对于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轻型脑梗死(NIHSS评分u003c4分)患者可双抗21天;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时,可考虑两种药物联合治疗3个月,其后改为单药维持。
- 抗凝药物:一般不推荐急性期应用,对于合并有高凝状态,有形成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的高危患者,可应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适用于心源性卒中患者的药物有华法林、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使用华法林时需监测INR以调整剂量。
- 调脂类药物:如他汀类(阿托伐他汀钙片、匹伐他汀钙等)、贝特类(非诺贝特等)药物,可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脱落,保护血管内皮。
- 其他药物:丁苯酞胶囊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建立侧支循环,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最好在空腹状态下用药,疗程为20天,每天三次,每次两粒,发病后三个月内坚持用药效果佳。高血压患者需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片)、ACEI类(如依那普利片)、ARB类(如厄贝沙坦、奥美沙坦酯片)、利尿剂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使用双胍类(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如吡格列酮)、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以及新型降糖药(如达格列净)等控制血糖。
脑梗的症状
(1)脑梗脑血栓形成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多升高,或可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脑栓塞常有长期卧床、房颤、心瓣膜疾病等病史,活动时血栓脱落进入脑血管,多无前驱症状、发病急骤,在数分钟内发展至高峰。(2)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
(3)如系栓子所致,除脑部征象外,尚可见到皮肤、粘膜、 视网膜、脾、肾、心脏等栓塞征象。
查看更多好大夫信息
脑梗有什么症状
一、前期症状:哈欠连绵: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口吃:流涎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一过黑蒙: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最近,挪威医生科蒂在18例一过性黑蒙的病人中,发现11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视物模糊:即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科蒂对出现短暂视力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3例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7例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闭塞。
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1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导致了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至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凡出现以上征兆之一者,都应及早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系统治疗,才有可能避免中风的发生。
二、避开危险因素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一些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人过中年,脑梗死的风险会逐年增高。还有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病。脑梗死的发生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但脑梗死患者的家族成员仍可通过适当的措施,达到预防目的。
除了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现已发现有许多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脑梗死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进行干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吸烟、长期大量饮酒、冠心病、心房纤颤、肥胖等疾病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与脑梗塞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60%的脑梗塞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控制不好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机会是普通人的2~3倍。颈动脉狭窄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出现低血压时,就容易引起脑梗塞。吸烟量越大,发生脑梗塞的机会就越多,吸烟者发生脑梗塞的机会是不吸烟人群的6倍。血脂异常、长期大量饮酒也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患者,再次发生脑梗塞的风险极高,也被视为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三、中风后可能有啥并发症:
脑出血或大面积的脑梗塞后,常会并发身体其他脏器的疾病,常见的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肺部感染和急性肺水肿、褥疮、中枢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呃逆、脑卒中后抑郁等,分述:
1、肺部感染:脑部病损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淤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部分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应加强护理,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体位并轻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骶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为避免褥疮发生,可帮助病人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在易发褥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等,以保持皮肤干燥;还可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
3、急性消化道出血:大部分发生于发病后1周以内,半数以上出血来自胃部,其次为食管,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4、脑心综合征:发病后l周内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脏有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
5、中枢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浅、弱及不规则,或呈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是由于脑干呼吸中枢受到影响,说明病情严重。
6、中枢性呃逆:见于中风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顽固性发作,也是病情严重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