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落子》,此词条收录于04/13,仅供参考
上党落子是山西省潞城、黎城地方传统戏剧,原名“黎城落子”,民间也称“黎城闹”或“闹戏”,属于河北武安落子的一个支流,是流行在晋东南地区的戏曲剧种。
上党落子约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河北武安流入黎城,后与当地语言、民歌相融合,逐步发展为具有上党乡土风貌的剧种。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别受到上党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影响,而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上党落子又形成南路、西路两个艺术流派,后两者在艺术上又相互进行借鉴和吸收,逐渐统一了风格。
上党落子属板腔体,且板式丰富,其声腔、念白以及脸谱、服饰、身段表演等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唱腔是宫调式的,以板腔体的唱腔为主。主要版式有“流水”“清流水”“散板刀”,其中“流水”用量最大。曲牌分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两种,丝弦曲牌有《小八板》《备马牌》《春天乐》等共四十多种。武场乐器有手板、老鼓、小锣等。传统剧目有《杀惜》《访昆山》《蝴蝶杯》等。
2008年6月7日,上党落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区为山西省潞城市、黎城县申报,遗产编号为Ⅳ-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