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描述
--- ---
约定损害赔偿 合同中有明确的损害赔偿条款,违约方应按照约定进行赔偿。若约定数额过高或过低,法院或仲裁机构可进行调整。
法定损害赔偿 当事人未事先约定损害赔偿或违约金时,按法律规定的办法计算赔偿额。法定赔偿通常要求与实际损害完全一致。
完全赔偿原则 违约方应赔偿守约方因违约行为遭受的全部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
合理预见原则 违约方应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范围。
减轻损害原则 受害人应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否则可能需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
损益相抵原则 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的利益,应从所受损害中扣除。
这些标准可能会随着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情况而有所变化。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具体指导。